close



苦茶油的相關知識



  • 苦茶油的功效多、營養價值高,如上所述,但必須是新鮮的。根據林業試驗所研究,苦茶油經過室溫儲存後,其碘價隨著儲存時間之增長而下降,而酸價和皂化價則隨著儲存時間之增長而增加,這表示其不飽和脂肪酸有分解現象,尤其是半年後,分解加速,苦茶油的功效、營養價值因此大打折扣。另苦茶油含有之天然抗氧化劑(tocopherols),經過長期儲存並與空氣作用後,tocopherols已然被氧化分解,不再有保護油脂之功能,而油脂酸敗劣化作用也就加速進行。
苦茶油是由油茶(Oiltea Camellia 俗稱苦茶)種仔壓榨而得,油茶可分為大果種油茶及小果種油茶,根據林業試驗所分析,小果種油茶之不飽和脂肪酸及天然抗氧化劑(tocopherols,俗稱維他命E)含量較 大果種油茶高。有些商人說"小果種油茶唯一優點是可以壓榨較多的油" ,哈哈!!我不予置評。(我家的苦茶樹是小果種苦茶樹。)油茶種仔壓榨前,會先炒至100℃左右,去除部分水份、增加香味,同時顏色變成金黃 帶咖啡色,若炒的溫度低,顏色較淡。焙炒溫度太高,顏色變深、有焦味、抗菌能力也降低。一般要直接拌飯、拌麵者,乃以炒至100℃、金黃 帶咖啡色者較佳。 油脂的提煉方法一般常用可分為萃取及機械壓榨二種:

  • 萃取----是先以正己烷溶劑將壓碎之種子浸泡、加熱(65~70℃)萃取、過濾、真空濃縮機將正己烷溶劑去除而取得油脂。優點是能取得較多油脂,缺點是正己烷溶劑要100%去除很困難。
  • 機械壓榨---直接用機械將種子壓榨取得油脂。優點是完全無正己烷溶劑之殘留,缺點是油脂取得較少。(我家的苦茶油是傳統的榨油方式,比較健康)

    因此,油脂若用於炒菜則殘留之正己烷溶劑可能因熱而揮發,但對於要直接拌飯、拌麵者,或不再加熱而食用者,最好選擇機械壓榨之食用油。


苦茶油外觀應是清澈金黃帶咖啡色,有些微沉澱物及泡沫。

苦茶油保存方式



  1. 放置陰涼、乾燥無日光照射處。
  2. 不要放在瓦斯爐旁。
  3. 使用完後,應立即將瓶蓋蓋緊。
  4. 用過的油,不要倒入新油中。

 


食用油脂肪酸比較表










































































 
 苦茶油橄欖油菜仔油棕櫚油雞油豬油牛油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奶油葵花油黃豆油紅花仔油椰子油
飽和脂肪酸(%)10.515.37.935.834.539.354.215.620.813.973.011.815.711.290.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82.575.364.249.146.844.543.740.740.526.524.423.322.718.48.1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7.09.427.915.118.316.22.143.736.759.62.664.961.670.41.7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行政院衛生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媽媽苦茶樹 的頭像
    葉媽媽苦茶樹

    阿爸留下來的苦茶樹

    葉媽媽苦茶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